跳转至

响应状态码

与指定响应模型的方式相同,在以下任意路径操作中,可以使用 status_code 参数声明用于响应的 HTTP 状态码:

  • @app.get()
  • @app.post()
  • @app.put()
  • @app.delete()
  • 等……
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

app = FastAPI()


@app.post("/items/", status_code=201)
async def create_item(name: str):
    return {"name": name}

笔记

注意,status_code 是(getpost 等)装饰器方法中的参数。与之前的参数和请求体不同,不是路径操作函数的参数。

status_code 参数接收表示 HTTP 状态码的数字。

说明

status_code 还能接收 IntEnum 类型,比如 Python 的 http.HTTPStatus

它可以:

  • 在响应中返回状态码
  • 在 OpenAPI 概图(及用户界面)中存档:

笔记

某些响应状态码表示响应没有响应体(参阅下一章)。

FastAPI 可以进行识别,并生成表明无响应体的 OpenAPI 文档。

关于 HTTP 状态码

笔记

如果已经了解 HTTP 状态码,请跳到下一章。

在 HTTP 协议中,发送 3 位数的数字状态码是响应的一部分。

这些状态码都具有便于识别的关联名称,但是重要的还是数字。

简言之:

  • 100 及以上的状态码用于返回信息。这类状态码很少直接使用。具有这些状态码的响应不能包含响应体
  • 200 及以上的状态码用于表示成功。这些状态码是最常用的
    • 200 是默认状态代码,表示一切正常
    • 201 表示已创建,通常在数据库中创建新记录后使用
    • 204 是一种特殊的例子,表示无内容。该响应在没有为客户端返回内容时使用,因此,该响应不能包含响应体
  • 300 及以上的状态码用于重定向。具有这些状态码的响应不一定包含响应体,但 304未修改是个例外,该响应不得包含响应体
  • 400 及以上的状态码用于表示客户端错误。这些可能是第二常用的类型
    • 404,用于未找到响应
    • 对于来自客户端的一般错误,可以只使用 400
  • 500 及以上的状态码用于表示服务器端错误。几乎永远不会直接使用这些状态码。应用代码或服务器出现问题时,会自动返回这些状态代码

提示

状态码及适用场景的详情,请参阅 MDN 的 HTTP 状态码文档

状态码名称快捷方式

再看下之前的例子:

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

app = FastAPI()


@app.post("/items/", status_code=201)
async def create_item(name: str):
    return {"name": name}

201 表示已创建的状态码。

但我们没有必要记住所有代码的含义。

可以使用 fastapi.status 中的快捷变量。

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, status

app = FastAPI()


@app.post("/items/", status_code=status.HTTP_201_CREATED)
async def create_item(name: str):
    return {"name": name}

这只是一种快捷方式,具有相同的数字代码,但它可以使用编辑器的自动补全功能:

技术细节

也可以使用 from starlette import status

为了让开发者更方便,FastAPI 提供了与 starlette.status 完全相同的 fastapi.status。但它直接来自于 Starlette。

更改默认状态码

高级用户指南中,将介绍如何返回与在此声明的默认状态码不同的状态码。